NEWS
PROJECTS
CONTACT
ABOUT
Project report​    项目报道
美呆了!看华为在松山湖的“欧洲小镇”!
来源: | 作者:pmoa2a823 | 发布时间: 2020-06-23 | 9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华为终端总部项目将按欧洲小镇的建筑风格建设,分为12个建筑组团,分别模仿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克伦诺夫。基地内有专用轻轨连接。在华为松山湖基地,坐着小火车,一天可以逛遍欧洲,不用去欧洲就能看遍欧洲各式景点,估计建成后将成为东莞最美的旅游景点了!华为内部公告原文如下:为支撑公司更大的发展,华为将在坐拥8平方公里淡水和14平方公里生态绿地的东莞松山湖畔,建设崭新的“绿色新基地”。“绿色新基地”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900亩,位于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北临松湖一线无敌湖景,碧波无垠,松湖花海,植被繁茂。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貌良好。“绿色新基地”项目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化工作场所相融合,极力营造一个全新的华为绿色园区,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一个全新的工作理念。
设计构思:
1.
借鉴闻名世界、深受人们喜爱的12个欧洲经典建筑的特色,进行提炼与整合,通过华为松山湖项目基地重塑和升华。
2.以标志性中心建筑、中心广场及与周围相呼应的建筑群,来表达“人文群落”的意境。
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创造经过数百年历史而形成的宜人空间尺度,打造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
整体规划:
1.连接各区的基地内专用轻轨。使用专用轨道定时运行连接各区域,实现大量运输。铁轨分东西两个环线,之间通过穿越湖区的线路连接。下班高峰时西环线路环行1周所需时间约为9分钟,运行间隔4.5分钟;东环线路环行1周时间约为9分钟, 运行间隔2.25分钟;整体环行1周时间约为19分钟。具有古典风味的车体可为欧洲风情增添情调。在车站附近的绿色园区内提供了分散小型化的餐饮、茶座等,供员工用餐、休憩和交流。
2.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环境。对基地水岸线、山体和谷地资源做保护性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水体及沟谷展现水景,以中低层建筑为主,充分利用地块上下起伏的特征布置建筑,使丘陵地形的形态更加优美。
3.适度的空间设计。针对枯燥的用脑工作性质,通过室外经典建筑与室内现代化职场布局相结合,绿化与水景的嵌入式设计,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群、具有延展性的办公空间、充满人情味的设施,形成了组团之间相对舒展的空间,给人新鲜和亲切感,激发人的想象力,缓解疲劳。
4.节能环保设计。古典建筑实现自然通风,在保证一定采光的情况下实现节能。以楼梯为主、电梯为辅的设计思路,倡导绿色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使用电力小火车设计,和一般公交车相比,减少了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水路储留的雨水冲厕和灌溉,也为同期的空调冷却塔提供用水,节水30%。采用高效冷冻机和冰蓄冷技术构成的小区集中供冷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兼顾。极力打造一个生态、健康、适用的园区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号组团:牛津区
设计理念:参考牛津大学庄严的建筑特征创造街区,结合以灰色板石为材料的大坡度尖屋顶、米色莱姆石外墙、草坪里院和回廊,使整个街区都可以感受到犹如知识殿堂般的氛围。
规划:建筑物以三层为主,从巴士站经过庭院,可以与其他设施相连接。巴士乘客可以在沿着环湖路的巴士站下车进入,私家车用户则可以从环湖路通过专用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轨道交通是向其他区域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各个建筑物都以中庭为中心展开,人员经过中庭进入建筑物。保存古建筑的外观,并在内部设计最先进的研究用办公室。中庭的规模与实际的牛津校园相同,作为午餐时的休憩空间。


2号组团:温德米尔区
湖:设计理念参考英国最大的自然湖区——温德米尔湖景的群山与湖畔融为一体的特色,形成连绵到湖畔水面的草坪广场、自然石材砌就的墙面等建筑特点,使街区更具有如梦如风般的清新田园风情。
规划:车辆可以从环湖路以最短距离进入基地,同时在此道路附近设置贵宾用的高端接待设施。从巴士停车站通过绿林繁茂的步行道,到达街道中央。轨道站布置在小山丘上,轨道站周围布置了可以观赏湖畔风景的食堂。在建筑中央设置挑空和中庭,使办公室可以自然采光、通风,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


3号组团:卢森堡区
堡:设计理念借鉴卢森堡石墙和自然悬崖围绕的地貌特征,重现有着高低相间地形和错落有致的街巷。将2至3层建筑布局在基地的低洼部分,4至5层的建筑布置在基地的高地部分,形成“丰富的街路空间”,再现一个童话般的小镇。
规划:从巴士停车站穿梭的人流,主要通过水面的桥梁到达位于高处的宫殿前广场。同时,考虑到巴士停车场的拥挤状态,在地势低的部分也设置了可以从巴士车站直接进入的桥梁。车辆从外周道路经过3个入口进入停车场,实现人车分流的动线规划。



4号组团:布鲁日区
桥:设计理念参考比利时著名城市布鲁日连绵小建筑物的街区特点,结合红砖外墙、阶梯式陡坡屋顶等外观特征,以及独具特色的钟塔和拱形石桥设计,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完美契合的街区空间。
规划:在小山丘上布置低层建筑,在道路和轻轨之间配置植被缓冲带。沿着曲线状的街路布置建筑。食堂位于面临河道和广场的低层建筑之中。与卢森堡组团间设置森林和草坪广场。


5号组团:弗里堡区
绿:设计理念根据用地起伏、靠近松山湖水域的地理位置特点,结合瑞士极具历史性的古城和修道院建筑,通过棕红色瓦斜坡屋顶和绿色砂岩外墙等特征,打造面向湖畔的斜面风景。
规划:面临广场展开弗里堡的整个街区。面向河川布置穆尔腾的城堡、城墙。同时在景致最优美的湖畔布置修道院建筑,体现穆尔腾斜崖的风景。食堂建在面向湖畔、风景较好的舒适斜坡之上,其他设施分散布局。设置东西桥梁,保证位于东侧高原上的人流能够以最短距离到达西侧的修道院。


6号组团:勃艮第区
香:设计理念以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法国勃艮第为模板,整合借鉴了丰特内修道院、昂诺克西奥街区以及以棕红色屋顶为特征的瑟米尔,利用现代工艺和手法将其进行整合重塑,形成特有的建筑风貌。
规划:建筑布置在山谷间,在保留山丘现状的同时,也可以消化在山谷部分其他组团挖出的残土。从巴黎组团笔直伸延的轴线,可直达丰特内修道院,体现了地块的连续性。食堂分散布置于广场和河边,面临中庭空间的建筑一层,成为观赏景色的舒适空间。


7号组团:维罗纳区
演:设计理念以维罗纳中世纪的古城为原型,将景观水路还原到街区内,结合独树一帜的古塔、壮美的广场、曲径通幽的石街,打造尺度宜人的街巷风情,形成了富于变化的组团。
规划:广场布置在被景观水路围绕的地块中央,在其周围配置建筑群。员工、来访者穿过和巴黎组团共用的沿环湖路的正门,过桥到达建筑物。从门口经过水路旁边的基地内通道到达停车场。可以通行的广场,确保通往巴黎组团和克伦诺夫组团的人行动线,使园区之间形成生动的连接。设计野外剧场,作为交流场所。食堂分散布局于来往轨道站的建筑和临水的古城中。


8号组团:巴黎区
艺:设计理念借鉴了巴黎国际大学城富丽堂皇的建筑特色,通过华丽的装饰、极富特色的法式凸窗以及米黄的莱姆石,抽象出法式的最雅致考究,彰显浓郁的欧洲风情。
规划:在小山丘上布局高层建筑,引人瞩目。从沿环湖路的巴士停车场经过正门,步行到达建筑。围绕矩形中庭的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使巴黎成为了中心象征。面向中庭的下层是食堂,上层是方便眺望、令人心旷神怡的办公区。轨道站设置在与食堂直接连接的建筑地下二层。




9号组团:格拉纳达区
融:设计理念参考极致精巧的阿尔罕布拉宫的一些设计要素,结合西班牙街区的特有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闪烁着东方魅力的建筑设计和街区气息。
规划:整个组团布局在自然地形的小山丘上。从博洛尼亚的巴士停车站过桥,通过森林中的楼梯来到主广场。阿尔罕布拉宫座落在西面,在建筑中庭周围布置了员工食堂。格拉纳达沿湖而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对整个组团起到隔音作用。


10号组团:博洛尼亚区
韵:设计理念参考“柱廊之城” 连续不断回廊的设计风格,整合了塔、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哥特式教堂等古代建筑特色,在每栋大建筑物的前方都建有华丽的柱廊。人们可在廊中行走,免受日晒雨淋。
规划:外装为意大利瓦的斜坡屋顶,外墙砖颜色鲜明,辅以暖色的粉饰灰泥。以被“柱廊”围绕的广场为中心,布置办公室。食堂分散布置于面临河道以及面临广场的片区一层。基地西南布置巴士停车站,通过“柱廊”到达博洛尼亚、格拉纳达组团;基地东边配置桥梁,通过大广场到达博洛尼亚组团。钟塔作为组团象征极具特色。设计具有意大利特征的中庭,借此到达各个建筑。


11号组团:海德尔堡区
哲:设计理念参考在人文科学上闻名的、在德国具有最悠久历史的海德尔堡大学的建筑风格,以红砂岩外墙和传统街区构成建筑群,布置在小山丘上细致而雄伟的城堡和网格状的街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规划:面向水路,展开海德尔堡的街区。于东侧小山丘布置城堡,西侧布置传统性街路。在通勤巴士停车站前布置大广场,员工穿过宽敞的大门上班。轨道站前及组团中心设置同样大小的广场,作为午餐时的休息空间。食堂分散布置于面向广场及水边的建筑一层。


12号组团:克伦诺夫区
城:设计理念参考捷克小镇克伦诺夫的城堡、教堂、修道院等大型建筑的建筑特色,整合蜿蜒曲折、壮丽秀美的河流,构成尺度宜人的步行空间。
规划:保留了历史性建筑的外观,在建筑中央设置挑空,形成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舒适的办公环境。组团中心设置广场。在其周边分散布置各色特征的食堂,给员工提供休息空间。面向水边布置食堂,建造可以俯瞰河川的阳台。